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文件精神,推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的贯彻实施,促进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帮助辅导员全面掌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河南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经研究,决定举办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第四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素质能力大赛展现辅导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展示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风采,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夯实辅导员工作基础,提升辅导员专业技能,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能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二、组织领导
组 长:徐春华
副组长:吴杰霞
成 员:王美英崔玉宾 崔艳丽 汪守斌 赵开阳 高积学 杨健冬 陈晴 樊洪深 孙建涛 马宏奎 蔡向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比赛具体的筹备和组织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办公室主任由吴杰霞兼任,成员:郭人豪、刘晓燕
三、参赛对象
全校各学院专职辅导员
四、比赛安排
(一)比赛启动
2018年12月,各学院根据本通知要求,进行比赛的组织和动员,做好辅导员初赛的准备工作。
(二)比赛组织
1.初赛
2018年12月下旬,组织辅导员初赛,进行笔试。
2.复赛:2019年3月下旬至4月初,组织复赛,复赛环节包含主题班会和主题演讲两个环节。
3.决赛
2019年4中旬,组织进行决赛,按复赛成绩前12名辅导员参加,比赛项目为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两个环节。
五、比赛项目
(一)初赛
初赛形式为笔试(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
1.基础知识测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题型包括:单选题、不定项选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基础知识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危机事件应对等相关工作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等。
2.博文写作也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不限字数,不限文体。主要考察辅导员理论素养、文字能力以及网络素养。
笔试限时120分钟。
(二)复赛
复赛分为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等两个环节。
1.主题班会
采用视频展示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以及辅导员围绕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主题教育和思想引导的能力。视频包含班会方案阐述、班会组织等内容,提前录制好送评委阅评,主要考核内容和教育效果,不需要做微电影模式等形式上的过度加工。要求视频图像、声音清晰,无抖动、无杂音。限时10分钟。
2.主题演讲
参赛选手自行确定主题、组织材料,提前撰写演讲辞,现场脱稿演讲;演讲内容要紧扣主题,与自身的实际工作密切联系,突出辅导员工作的特点,给人以感染和力量。主要考察辅导员逻辑思维及讲授能力。限时5分钟。
(三)决赛
决赛分为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等两个环节。
1.案例分析
参赛选手现场抽题,案例主要包括社会热点问题研讨,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班级学风建设等,要求辅导员综合运用各项法律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生涯规划、事务管理等辅导员工作技能对案例进行分析,从案例背景、问题关键点、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和经验启示等五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提出解决方案。主要考察辅导员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限时5分钟。
2.谈心谈话
主要考察参赛选手综合运用各项法律、法规和教育学、心理学、生涯规划、事务管理等辅导员工作技能,对相关政策、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及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参赛选手现场抽题,根据题目要求,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限时6分钟。
六、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
个人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颁发奖牌和奖品)
团体奖:优秀组织奖3名(颁发奖牌)
七、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比赛的动员和组织工作,积极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二)辅导员要以本次比赛为契机,精心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比赛。利用业余时间对基础知识考核相关内容进行自学,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熟悉比赛规程,将比赛内容和精神落实到实践中,通过比赛的开展比学习、促交流,充分展示我校学生工作队伍的良好风貌。
(三)参赛选手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任何违纪舞弊行为。
(四)比赛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学生处
2018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