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为在新征程上切实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新时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技术基础主要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生产力不仅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程度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与传统发展理论重点关注经济总量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拓展了发展的内容和层次,对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恰与之相契合。其一,由于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因而更有助于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二,由于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因而有助于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科技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并促进民生建设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其三,由于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具有绿色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因而能够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塑造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并及时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也要随之不断完善,不断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尤其是通过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人才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切实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从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发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来源:党建网)